涉密人员手机使用保密要求?

204 2025-01-22 08:42

一、涉密人员手机使用保密要求?

涉密人员手机使用有严格保密要求。因为涉密人员需要处理机密的信息,如果手机泄露了信息,就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涉密人员的手机使用有很多要求,例如需要安装特定的防护软件,不得随意连接公共Wi-Fi,不得随意将手机借给他人等等。这些要求有助于保护涉密信息的安全。此外,还有一些保密协议需要涉密人员遵守,例如签署保密协议、定期接受保密培训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涉密人员的手机使用不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保证国家机密信息不受到泄露。因此,涉密人员的手机使用不仅要求技术方面的安全,还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自律,以确保保密要求得到落实。

二、怎样对涉密人员进行山岗培训?

对涉密人员上岗要先经过培训,签订承诺书,在岗涉密人员分类管理。《保密法》第三十五条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六条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涉密人员保密规定1、不该说的国家秘密不说,不该问的国家秘密不问,不该看的国家秘密不看,不该记录、录音的国家秘密不记录、不录音;

2、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国家秘密载体,不得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3、不准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参加外事活动和参观、游览、探亲、访友或者出入公众场所;

4、不准私自或者在无保密保障的情况下制作、收发、传递、复制、使用、存放、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5、不准在公共场所或者向家属亲友谈论国家秘密;

6、不得将已作废的国家秘密载体出售给废品收购站或者个体商贩;

7、不得使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电传、传真、计算机等通信网络传递国家秘密;

8、不得向境外和国内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及电台、电视台投寄涉及国家秘密的稿件;

9、未经批准不得引带境外人员到军事禁区、国家规定不对外开放的区域或者保密部位进行参观、交流活动;

10、不准隐瞒泄密事件。

三、对涉密人员管理和要求的规定?

基本要求包括如下:

(一)涉密人员是指组织审查批准,经常接触、处理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守国家秘密安全方面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

(二)所有涉密人员必须接受学校、所在单位或上级保密部门组织的各类保密教育培训,自觉学习和遵守有关保密法律和规定;

(三)按照“先审后用、严格把关”的原则,对拟调入、分配到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保密审查,报领导小组审批,同时签订责任书;

(四)涉密人员调离、辞职时,应提前做好调整安排,实行脱密期管理制度;

(五)涉密人员因私出境,须通过领导小组审查并遵守保密工作规定;

(六)召开或参加涉密会议,应遵守以下保密规定:

1.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和工作人员须经主管会议的领导批准,并进行保密教育,规定保密事项;

2.会议场所须选择具有保密条件的场所,并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3.要按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凡规定不准记录、不准录音、不准采访的会议,应事前告知与会人员;

4.对涉密的会议文件、资料要统一管理,严格办理登记、分发和清退手续;翻印上级涉密文件、资料需请示发文机关,经同意后按制度拟定的份数翻印;会议结束后,要把文件全部收回,妥善处理;

5.会议研究的涉密内容,与会人员要严格保密,在未解密之前,不得向外传播.

四、对涉密人员上岗有哪些保密要求?

对涉密人员上岗有以下保密要求:

经过任用、聘用审查。

签订保密承诺书。

分类管理,依据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

实行脱密期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涉密人员上岗前及在岗期间,应按要求接受审查。

离岗时,应当进行脱密期管理。

使用普通邮政传递国家秘密载体,或者私自留存涉密载体的,由其所在单位责令改正,并可以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职务或者开除处分。

请注意,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如有疑问,建议您咨询当地律师。

五、按照什么原则,对涉密岗位人员进行?

对涉密岗位人员进行审查和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安全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和滥用。

2.适用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涉密程度和敏感性,采取相应的审查和管理措施。

3.公正原则:审查和管理过程应公正、公平,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4.保密原则:对涉密岗位人员的个人信息和审查结果进行保密,防止信息泄露。

5.持续原则:对涉密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审查和管理,确保其适应性和可信度。以上原则的遵守可以有效保障涉密岗位人员的安全和信息的保密性。

六、涉密人员使用手机的保密要求?

1.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手机,如涉密会议、涉密文件资料制作和查阅、涉密信息系统等区域。

2.不得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使用手机,如在领导办公室、重要会议现场等地方。

3.禁止擅自携带手机进入涉密要害部门、部位,如机要室、档案室等。

4.使用手机时,应严禁拍照、录像或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

5.在离开涉密岗位时,应当将手机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切断与电脑的连接。

6.对于需要携带手机出勤的人员,应当经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后方可执行。

七、对涉密人员管理都有哪些基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指的涉密计算机是指区委办使用的存储或者处理过国家秘密(含内部工作秘密,下同)的计算机及其各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移动硬盘、u盘、磁带、光盘等)。

第二条各相关科室需要维修、销毁涉密计算机,一般应由本办人员在本办范围内进行,并确保国家秘密信息在维修、销毁过程中不被泄露;不具备自行维修、销毁涉密计算机条件的,必须委托省国家保密局认定的维修、销毁涉密计算机定点单位(以下简称“定点单位”)维修、销毁。

第三条定点单位须有省国家保密局根据本规定认定并颁发定点单位证书。未经省国家保密局认定的从事计算机维修、销毁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承接维修、销毁涉密计算机业务。

第四条各相关科室委托定点单位维修、销毁涉密计算机时,需填写《福建省维修、销毁涉密计算机委托书》一式两份,注明双方名称、委托事项(包括名称、型号、数量、密级、委托要求等)基本内容。委托书经委托单位和定点单位双方签字盖章后各存一份(委托书格式附后)。

第五条各相关科室淘汰或转为它用的涉密计算机,应当委托定点单位进行技术处理,彻底清除其中的国家秘密信息,未经技术处理,不得将其转为他用或捐赠、出售。

第六条各相关科室存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不得送修。需要定点单位维修的,定点单位必须派专人持介绍信到委托单位现场维修,委托单位应当派人全程监督维修情况。

第七条各相关科室违反本规定,将涉密计算机委托非定点单位维修、销毁的,由同级或者上级国家保密局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福建省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由此导致泄密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法律责任。

八、对涉密人员应如何审查,实行什么制度?

实行保密审查原则,核心涉密人员每年复审一次,重要涉密人员每3年复审一次,一般涉密人员每5年复审一次。某些重点涉密行业和领域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复审中发现涉密人员个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适宜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立即终止其涉密资格,及时调离涉密岗位,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泄密隐患

九、涉密人员使用专用手机的保密要求?

您好,涉密人员使用专用手机时,需要遵守以下保密要求:

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涉密信息保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泄露涉密信息。

2. 专用手机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涉密工作,不得用于私人通讯和娱乐。

3. 专用手机必须设置密码,密码应定期更换,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更新。

4. 专用手机不得与其他人共用,不得将专用手机借给他人使用。

5. 专用手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升级软件和补丁,确保手机安全。

6. 使用专用手机时,应注意通话环境和周围的人员,不得在公共场合谈论涉密事项。

7. 专用手机的丢失或遗失应及时向安全保密管理部门报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8. 专用手机的存储数据必须加密,确保数据安全。

9. 在使用专用手机时,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得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10. 在专用手机使用期间,应定期接受安全保密培训和考核,提高安全保密意识和技能水平。

十、涉密人员使用手机正确的做法是?

涉密人员使用手机时需要遵循以下正确做法:1. 选择安全可靠的手机:应选择经过安全认证的手机品牌和型号,如有条件,可以选择具备强密码锁定、数据加密和防篡改功能的手机。2. 设置强密码锁定:手机开启密码锁定功能,使用强密码、图案锁或指纹识别等方式保护手机内容的安全。3.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定期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手机的安全性,修复已知漏洞。4. 关闭或限制无线通信功能:不需要使用无线通信功能时,应关闭或限制蓝牙、Wi-Fi、移动数据等功能,以减少被黑客利用的风险。5. 禁止安装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仅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避免安装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以防止恶意软件感染。6. 注意网络连接环境:避免在公共无线网络、不可信任的Wi-Fi热点下使用手机,确保网络连接安全。7. 加密敏感数据:对于涉密信息或敏感数据,应在手机上使用加密软件或应用程序进行加密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8. 妥善保管手机:避免将手机遗失或被盗,妥善保管手机,避免手机被他人非法使用或窃取涉密信息。9. 注意社交工程和钓鱼攻击:警惕社交工程和钓鱼攻击,不随意点击短信、邮件中的链接,避免泄露涉密信息。10. 注意应急处理措施:如果手机失窃、遗失或遭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报警、更换密码等。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建议,并不能完全保证涉密人员的手机安全,涉密人员还应按照相关涉密规定和安全要求进行具体操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