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材的生产工艺有哪些?
冷轧,酸洗,镀锌......
二、锂电池生产工艺如何?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动作频繁。从去年起,Polestar极星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入人们视野,而上汽大通MAXUS MIFA 9、岚图梦想家、腾势D9等新能源MPV扎堆抢占高端新能源市场。
根据《锂电池行业发展调研报告》,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锂电池市场化正在加速发展,国内锂电池市场出货量逐渐攀升。
国内的锂电池行业发展逐渐完善,不仅体现在相关的专利技术申请上,还表现为细分产业链的形式。目前我国的锂电池产业链被分为三大块:
- 上游:原材料厂商、锂电设备厂商;
- 中游:电池厂商;
- 下游:消费类电子厂商、动力类汽车厂商、储能类等。
- 那么,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到底是怎样的呢?
而锂电池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依托锂电池上游厂商和中游厂商来完成。
其中,原材料厂商在生产电池原材料以及组装的过程中,对纯度、精度、准确度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锂电池设备厂商所提供高精密的仪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赛多利斯就为锂电池生产工艺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保障。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分解成三大工序阶段:前段工序、中段工序、后段工序。
1、前段工序
这个阶段也成为电极准备阶段,对电池质量的品控,会涉及到光学检查(即材料分析)和水分分析等技术。
①物料准备
锂电池原材料,包含的元素比较多,大致可以分成以下这些:
- 用于制作成正极材料:镍钴锰矿、氧化锰、氧化钴、亚铁盐、盐湖卤水、锂辉矿石等。
- 用于制作成负极材料:石墨、硅碳。
- 用于制成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有机溶剂。
- 用于制作隔膜材料:PP、PE、石蜡油。
②来料检测
由于原材料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很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
常见因素主要包括有材料锭或塑料纯度、电极浆料成分的浓缩原料或压延后电极箔涂层,材料形状各异,密度不好测量等等。因此,在工艺开始前,一定要对原材料进行材料纯度检测。
很多材料研发实验室、检测中心、分析检测实验室、应用技术实验室、中控车间等,都会采用赛多利斯Entris®II Advanced Line 实验室天平密度测量套装YDK03。
这套设备,是由耐化学腐蚀性 – 组件由耐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不锈钢和玻璃制成,并且它能PC直连,且可读性在0.1mg~1g之间,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测实验,如:材料性能检测、材料杂质元素检测、负极微量元素检测、阴离子色谱检测、以及材料的表征数据检测等等,简直就是为锂电池工艺量身打造。
上面提到的检测实验很多都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也会用到纯水和移液器等实验室通用仪器。
赛多利斯Arium® Pro超纯水系统作为可靠的超纯水来源,可以为化学分析提供优于ASTM I 级水质量标准的I级超纯水。它采用模块化设计,检测人员可以根据检测实验的应用需求选择系统和配置。
同时,赛多利斯的多款手动和电动移液器因其极高的准确度和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受到实验室用户的广泛好评。
③正负极制作
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正极与负极的搅拌匀浆、涂布、碾压、制片和模切等制作工序。
在搅拌匀浆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解液配比的精确性,所以需要稳定的现场环境和精密的称定仪器。
而赛多利斯的Cubis®II 微量天平+可扩展QApps软件,适用于不同应用的适配性QApps软件,且软硬件配置灵活性高,即便是在现场环境不稳定时,也能对配方组成成分进行精密的称定,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当进行到正负极涂布时,水分对电池的性能影响非常大,这就需要对水分进行严格的控制。
由于样品的多样化,水分控制不仅要把控住水分量,还要主要速度的控制,以确定能快速获得精确的结果。可以说,水分分析控制几乎贯穿了锂电池整个过程。
因此,一台优秀的赛多利斯 MA 100水分分析仪能帮上大忙,它的最大量程有 100 g,精确至 0.1 mg,可以测定低至 0.01% 的含水量,具有出色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可用于表征印刷、回收或新开发的湿或固态电池材料。
2、中段工序
中段工序,主要是锂电池的组装工艺部分,依然会需要使用到光学分析(X光检测)和水分分析,以及精密的称重。
当然,在这一阶段,软包电池工艺和方形电池工艺,会逐渐形成不同的两种工艺方式。
如下图所示,蓝色部分是软包电池工艺,而灰色部分是方形电池工艺。
在电极材料准备妥当后,软包电池工艺主要会经过卷绕→热压和电阻测试→X光检测→焊软连接→包聚脂薄膜→真空烘烤→卷芯入壳→焊顶盖→气密性检测→注液→静置等11个小步骤。
而在方形电池工艺中,则变成了叠片→极耳预焊裁切→TAB焊接→极耳贴胶→四周贴胶→电芯平压测Hi-Pot→顶侧封→短路测试→贴保护膜→真空烘烤→称重→注液→一次封口→热冷压等14个阶段。
但不管两者包装手法多不一样,其中真空烘烤、电解质注液的操作尤为考验。
因此,在前段工艺中提到的赛多利斯 MA 100水分分析仪,依旧要被用到。此外,为了保证注液量的准确性和速度,还要主要称重控制。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采用了赛多利斯的OEM称重传感器模块,它的分辨率能达到0.001mg,被广泛用于高精度的工业应用,以及用于精确称量移动样本或不稳定的环境里。
在锂电池工艺中,它能达到很高的注液量准确度以及称重速度。
3、后段工序
最后是后段工序,软包电池的包装的主要工序为:化成→抽气→二次注液→焊接封钉→静置→测试→分容测试→打包下仓等8个环节。
而方形电池主要经过化成→TAB套绝缘管→二次封装→容量测试→切边整形→其他测试→打包下仓。
这个阶段看似简单,实际上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电池进行一个电化学形成和熟化过程,大概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主要是为了完成对电性能测试与检查,使其能够满足对应的行业需求方可出厂。
锂电池对新能源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充电安全性、电池续航能力等等,因此,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精密的测量&检测仪器至关重要。
三、生产工艺与主要生产工艺的区别?
生产工艺是指产品生产,从原料到产品所需的一切,包括生产工艺,机器,原料,辅料,技术等。 反应体系只是指化学反应进行的一切有关的内容。
四、劲酒生产工艺?
劲酒的工艺
(1)劲酒在提取技术上突破传统的浸泡,采用了超微粉碎、真空带式干燥、渗漉、单药提取、超声波提取和多级逆流提取技术。
(2)分离采用碟式离心机及膜分离技术。
(3)浓缩采用纳滤膜冷浓缩,减少了高温浓缩使有效成分损失及耗资源的问题。
(4)在功效成分控制方面采用在线检测技术,突破传统只是物理量的过程控制,而是实现化学参数过程控制,整个生产工艺实现数字化控制。
酒精度:35%(V/V) 总多糖:≥1000 ug/100ml 总黄铜:≥5000 ug/100ml
五、聚氨酯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预聚体法以及半预聚体法
1、预聚体法: 将聚氨酯先制成预聚体 ,然后加入水、催化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或其他添加剂,进行高速搅拌混合发泡,等到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可。
2、半预聚体法: 可以先将部分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制成预聚体, 在遵循第1步的步骤就可完成。
六、食品生产工艺?
根据《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食品加工工艺流程设置应当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应当严格、规范,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半成品的交叉污染。 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工艺流程控制不当会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如,2001年吉林市发生的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就是因为生产企业擅自改变工艺参数,将杀菌温度由82ºC降低到60ºC,不仅不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反而促进细菌生长,直接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致使大批学生中毒。
七、碳粉生产工艺?
应该是工艺方面的问题。一般的空气净化器都会有这样两层:
1、HEPA层。
2、活性炭层有的商家为了活性炭具有更大的体表面积,所以在处理工艺上把活性炭颗粒物做成碳粉。但这样就会产生和题主一样的问题了。小米空气净化器的滤网其实并没有这种工艺,如果出现漏炭应该是密封性的问题了。如果这两层的排列方式是:进风+HEPA 层+活性炭层+出风。这种方式的话空气中就很容易产生活性炭的颗粒物污染。。。(工业设计上就很有问题了)如果排列方式是:进风+活性炭层+HEPA层+出风。这样就可以用最后一层的HEPA来完美解决逃出的炭颗粒物了。这种设计的滤网即便拿出来摔在地上产生碳粉,也不会在空气中有炭了。另外,空气净化器本身的风道密封性要好。现在发现市面上有些空气净化器;滤网和风道的贴合度不强。小米就是一个小例子吧。终上,建议楼主换一台净化器。小米的滤网确实不敢恭维。
八、味精生产工艺?
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糖化、发酵、提取谷氨酸晶体、精制bai得谷氨酸钠晶体等几个主要工序。
九、pur生产工艺?
1.根据需求行业要求不同,配制不同的原料比例合理配方,将配制好的热熔胶原料加入到反应釜中。
2.升温使其熔融,搅拌均匀。然后将反应釜中熔化好的胶料冷却到一定温度放入到运行的挤出机中,可根据胶种的不同,选择挤出机的挤出速度。
3.挤出机把热熔胶通过挤出头上的一个困形挤出孔挤进水槽,热熔胶遇冷却水立即定形,胶棒通过第一个冷却水槽进行了初步的冷却定形,通过热熔胶喷胶机牵引机的牵引进入第二个冷却水槽,在第二个冷却水槽中胶样得到充分的冷却定型,胶棒在水槽中的运行速度由挤出机挤出速度控制,让牵引机的牵引速度和挤出机挤出速度同步。
4.调整控制好挤出速度,冷却定形速度,牵引速度的关系,然后把冷却好的热熔胶分切装箱成成品。
十、啤酒生产工艺?
工艺:(1)制麦 大麦先经浸麦、发芽制成绿麦芽,干燥后成为成品麦芽,再经6~8 周的时间贮藏。
(2)麦芽粉碎、糖化 用粉碎机将麦芽粉碎,加入糖化锅与水混合一段时间,使麦芽粉吸水膨胀,再将麦芽醪液逐步加热升温。让麦芽醪液先在较低的温度下(50℃左右)进行蛋白质分解,保持一定时间,使蛋白酶将蛋白质转化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更易溶解的分解产物(多肽与氨基酸等)。然后,将温度升至 65℃左右,并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进行糖化,淀粉酶将醪液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和麦芽糖。
啤酒属于发酵酒,因此要严格控制其它杂菌的污染,麦芽粉碎后的工艺环节中,接触原料的器具(包括人手)都要进行消毒。
(3)麦汁过滤 糖化结束后,将糖化醪升温至 76~78℃,使酶活力丧失,醪液中各种成分的相对比例即可基本固定下来。把糖化醪泵入过滤槽或压滤机进行过滤。待第一麦汁滤出后,泵入洗糟水,将麦糟中的残留糖分洗出。过滤结束后,麦糟可作优质饲料。
(4)煮沸、加酒花 把过滤得到的麦汁和第一麦汁混合于煮沸锅中,煮沸 60~90min。在煮沸过程中添加酒花或其制品,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而使蛋白质和单宁缩合,形成热凝固物析出,同时对麦汁进行了杀菌。
在麦汁煮沸后,第一次加入酒花,开始计时; 煮沸45分钟后,第二次加入酒花;继续煮沸15分钟后,第三次加入酒花。
不同啤酒的啤酒花使用方法不同,有的投放温度不同,有的投放时间不同,投放次数也有不同。啤酒花是啤酒口感、香气的主要来源。
(5)麦汁后处理 麦汁经煮沸后,进入回旋沉淀槽,分离掉酒花糟和热凝固物,经过板式换热器,使其进一步冷却至发酵所需温度,进入发酵罐。
(6)发酵 麦汁加入发酵罐后迅速添加酵母,进入发酵阶段。啤酒发酵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前发酵:下面发酵啤酒起始温度相对较低,为7~10℃,需 6~10 天;而上面发酵啤酒起始温度相对较高,为 16~22℃,需 3~7 天。前发酵结束时,酵母沉降下来,将其排出,其中强壮的酵母可循环再用。
发酵温度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杂醇油的含量。
(7)后熟 将前发酵嫩啤酒留在罐内或倒罐,在低温下(0℃左右)进行后发酵(也称后熟),使其进一步澄清、后熟和二氧化碳饱和。后发酵的时间随所用菌种、后发酵温度及所酿啤酒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别,短则仅 7 天左右,长则达 1~3个月。
(8)啤酒过滤和灌装 将成熟啤酒用啤酒过滤机进行过滤后,即可装入瓶内、罐内或桶内,得到成品啤酒。传统桶装啤酒不经灭菌即为生啤酒,桶装啤酒最好采用冷链销售,这是目前保持啤酒口味最佳的一种方式。也可在装桶前先经无菌处理制成无菌生啤酒;瓶装啤酒或罐装啤酒在灌装后进行巴氏灭菌,或者在灌装前进行无菌过滤,保质期在 6个月左右。